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农业招聘信息

乡村振兴促进团 | 晨风拂乡,智启未来

来源:农业人才网 时间:2024-02-18  13:12:27 作者:农业人才网 浏览量:

晨风拂乡

智启未来

晨风实践团队中期活动纪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响应国家教育扶贫与均衡发展的号召,2024年1月至2月期间,晨风实践团队肩负起支教的神圣使命,秉持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面向乡镇小学开展支教助学活动。

在团队的周密策划与家校间的无缝协作下,支教之旅已然行至半途。此刻,团队成员驻足回望,支教路上的每一个瞬间都熠熠生辉,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都历历在目。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成功的教育从培养良好的习惯开始。晨风实践团队本着“制定计划、培养习惯、拓展视野”的目标,开展了“14天习惯养成”活动。

团队成员与学生们手牵手、心连心,共同构筑了紧密的互助小组,针对每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学生共同制定了“14天习惯养成计划”,其中涵盖了学习时间管理、阅读习惯培养、健康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

图1-晨风作息表

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团队成员每天与学生们保持紧密的互动,实时掌握学生打卡进展、了解学生困惑,并耐心细致地给予解答与鼓励。

同时,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团队引入了积分激励机制,以积分的形式引导和监督学生完成每日习惯打卡。每当学生完成一项习惯任务,便能获得相应的积分奖励。这种即时反馈的机制,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更让他们体悟到了习惯养成的巨大力量。

图2-每日打卡积分

图3-学生打卡

随着活动的深入推进,一大部分学生与对接成员的反馈也越来越积极主动,学生们逐渐将良好习惯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为未来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石。团队成员坚信通过这些努力,每一位学生都将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自信、从容地前行。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五育课堂,云端绘梦。为了给乡村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均衡、多元的教育体验,晨风支教团队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个维度设计教学课程,为学生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学生们依托腾讯会议平台相聚云端,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图4-“第二课堂”合影

图5-“第二课堂”讨论

“第二课堂”精彩纷呈。德育课堂是塑造灵魂的基石。课堂《展瑰丽画卷,再书新辉煌》通过《激战松骨峰》和《南国的风》两幅历史画卷,深情讲述了党的峥嵘岁月和辉煌成就,激励着学生们铭记历史、砥砺前行,将民族复兴的梦想深植于心。

智育课堂是一场知识与趣味的盛宴。《认知宇宙》《日常健康小知识》《家养动植物知识科普》等趣味横生的课程通过巧妙的互动设计、生动的图文展示以及引人入胜的视频教学,为学生们开启了一扇通往知识世界的大门,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汲取知识、启迪思维。

体育课堂同样充满活力与创意。《运动中的自我保护》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学生们传授热身与拉伸的秘诀,从小培养学生的运动安全意识,为未来的体育事业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美育课堂则是一次艺术的盛宴。《灯谜——中国独创的民间艺术》和《简笔画——点,线,面的完美结合》等课程带领学生们走进中华文化的瑰丽殿堂,领略艺术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

图6-“第二课堂”课程展示

“第二课堂”是学生们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提升的崭新起点。在这个以五育为引领的云端平台上,学生们不仅收获了沉甸甸的知识与技能,更在无形中雕琢了品格、拓宽了视野、滋养了心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晨风实践团队的辛勤耕耘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全面发展的种子,只待来日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阅读乃心灵之翼,智慧之窗。团队推出“典耀中华”读书行动,以帮助学生养成“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活动充分利用国家智慧教育等数字平台,在小组成员的组织下带领学生研读传统典籍,品悟其中的思想内涵和智慧结晶。

读好书,与先贤对话。团队从“2023教育部推荐小学生必读书目”中为学生精心挑选阅读书目,选择如《水浒传》《海底两万里》等经过时间沉淀的精品之作。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心灵的盛宴、一次智慧的碰撞。

好读书,与智者共鸣。在志愿者的监督下,学生们每日进行阅读打卡,记录自己的阅读进度和心得体会。同时,志愿者们鼓励学生们开展小组讨论和交流,或是对书中的某个情节进行深入剖析,或是对某个角色进行情感投射,或是对书中的某个观点进行思考和质疑,畅谈自己的所思所感。

图7-学生读书打卡

随着“典耀中华”读书行动的深入开展,在浓厚的阅读氛围中,学生们逐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体会到深度阅读带来的思维启迪和精神满足。阅读不再是一种枯燥无味的任务,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探索、一种成长,学生们在与先贤的对话中汲取智慧,与智者的共鸣中培养批判性思维,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结语

云端支教已然过半,教学相长,无论是学生还是团队成员皆收获颇丰。对志愿者巴和斯那提而言,支教是自我的一次成长,“‘学高为师,身为正范’,为人师者要不停的丰富自己的学识,才能更好的教学,获益良多,感谢团队伙伴让我有一次这么有意义的学习、实践经历,也感谢小朋友们,见证了我的一次小成长。”

教育是最有力量的变革之匙。在乡村的广袤土地上,每一颗渴望知识的心灵都值得被呵护,每一个梦想都值得被尊重。团队将这份支教之情化作长久的承诺与行动,继续携手前行,用知识的火炬照亮乡村的夜空,用关爱的力量温暖每一颗成长的心灵,让爱与智慧的种子在乡村的大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编辑 | 晨曦实践小队

审核 | 社会实践指导中心 巩环瑜 周静

复审 | 团委 石杨根 姜飒

关于我们

西安交通大学自1982年派出第一支学生社会实践队伍,40年来,在学校党委的关心指导下,团委在社会实践方面持续发力,从组织队伍到搭建平台,从分散自由实践到系统主题实践,我校在全国始终保持着引领地位,一直是全国优秀组织单位,从社会实践中也孵化出了“挑战杯”省级特等奖、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等一系列成果。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团委始终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贴合新时代,培育新思想,树立新主题,培养新青年,着力深化实践育人体系建设,引导广大师生在社会调研、理论宣讲、红色寻访、志愿服务、政企见习、国际实践等项目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锤炼高尚品德、矢志实学实干,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奉献国家、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

经过持续创新探索,社会实践工作有效覆盖不断扩大,“校-地-企-媒”协同育人模式日益完善。目前,我校每年参与社会实践的师生人数在8000人次以上,形成了“一条主线,两个规范,三个结合,四个保障”的工作局面。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7*24小时服务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