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农业招聘信息

晋宁昌家营村“五个一”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来源:农业人才网 时间:2024-02-19  10:57:59 作者:农业人才网 浏览量:

前言

晋宁区宝峰街道昌家营村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积极探索产业发展“五个一”模式,充分将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项目推动优势,保障了总投资1.36亿元的445亩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花卉产业提升项目有效落地,实现了花卉产业扩面提质,不仅点燃了乡村振兴“新引擎”,而且为基层社会治理筑牢了物质基础,让昌家村按上级要求实现好善治乡村建设目标更有底气和尊严。

01

组建“一个团队”协同推进

聚焦项目落地见效这个总目标,村党组织、村集体、代建方、运营方合力组建项目推进团队,召开项目推动会议20余场次,各方结合项目分工,同向发力、协同推进,确保在项目谋划、建设和运营全过程都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股劲。村党组织通过村两委会、“四议两公开”等民主决策程序,广泛动员群众,统一思想共识。引入代建方负责建设445亩鲜切玫瑰生产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并争取资金支持。项目建成后,引入辖区花卉龙头企业成为运营主体,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先进的设施设备和管理模式,全面提升花卉大棚的种植效益和产品质量。

02

制定“一个方案”强化统筹

为有效保障项目实施,切实提升项目建设进度,昌家营村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公司——昆明毓峰花卉园艺有限公司,以公司名义统筹召集代建方、运营方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关注项目重大进度节点,并联合制定了《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昌家营村花卉产业提升项目实施方案》,针对村党组织、代建方、运营方分别提出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并明确工作举措、划定工作时限等关键事项。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各项工作清单化、具体化,实现了挂图作战,确保项目按期推进。

03

坚持“一个原则”统领发展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积极探索在生态保护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保护的绿色发展新路子。为推进花卉产业实现迭代升级,在花卉产业提升项目推进中拆除低端大棚400余亩,新建的高端大棚采用环保、节能、高效的技术手段,配备了采后处理中心、肥水循环中心等附属设施,大大减少污染。同时,计划引进优良品种、采用先进的生态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推动花卉产业发展绿色、高效,实现了“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04

走好“一条路子”联农带农

坚持把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作为花卉产业提升项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联农带农富农上下狠功夫、持续用力。通过召开院坝会、群众大会等方式,宣传土地统一流转的利好,引导村民集中流转土地,在实现土地化“零”为“整”,集“散”成“片”的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将村民土地租金从原来的1000-2000元/年不等提高到3200元/年,村民租金收入实现翻番。同时,在项目建设、运营全过程,优先聘用本村群众就近务工,项目建设以来,稳定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05

瞄定“一个目标”助力振兴

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最终目标,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昌家营村花卉产业提升项目建成后,聘请景都花卉公司法人担任职业经理人,为项目提供技术指导和收益保障,负责项目日常管理、生产并使用知名花卉品牌及销售渠道进行销售,年产鲜切花预计达到5100万枝,年利润约达1500-2000万元,每年按照年净利润的10%-20%分配给昌家营村用于村庄公益事业建设、困难村民帮扶及群众分红,让花卉产业提升项目带来的红利惠及更广大的村民,让全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编辑:李秀芬

审核:王兴川

终审:张    祥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7*24小时服务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