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三年,我错过了深圳教招的红利期。
2025-08-14
06:40:53
来源:农业人才网
点击: 次
作者:农业人才网
读研三年,我错过了深圳教招的红利期。


我22-25年读研,参加24年深圳教师秋招,相信一直关注深圳教师招聘的人对这三年风向的转变都有所了解:
22年无笔试,线上面试。92名校考深圳教师编被戏称为”点击就送”,聊聊天就签约,秋招春招大招。身边读港硕/海外一年硕的朋友在22秋招大多手握好几个offer。
23年新增笔试,跑招,招聘人数和22年基本持平。虽首加笔试,但笔试前有筛选,相当于走流程,压力较小。身边读两年制专硕的朋友经过准备,很多一跑就上。
24年形势急转直下,先笔后面,取消前期筛选,总人数猝不及防较23年缩招了一半以上(看一些机构统计起码缩了4k+)。岗位变少但应届生数量却连年攀升,就业形势严峻导致大家都想着先上岸保底再说,于是深圳教师编被更多人列入考虑范围。各学科报名人数/报录比卷出新高度。相较于23年是突然增加的笔试,24年大家踏实进行了准备,笔试压力增大。纯笔试分数进面的结果是学历优势失灵,就算是清北也得先1:5/1:3考进面试才有机会。
读研后悔了吗?
不后悔。但有心理落差。红利期就这么在24年戛然而止,三年读研赶不上学历贬值,学历红利被政策转向大打折扣。我不得不一次次调整心理预期,中途也有过自我怀疑和抱怨。感谢我的家人朋友,无数次给我信任和鼓励,最后我能撑下来成功上岸,他们功不可没。
不后悔的原因是,我内心深处清楚:如果时间倒流,我还是会选择读研。首先出于个人职业选择,我一直坚定要教高学段,而深圳的中学老师必须要研究生学历;其次我的读研专业是当时自己的梦中情专。虽然写论文➕论文盲审时经常觉得我自讨苦吃,但如今回顾这三年其实过得很值得;最后从长远看,深圳教师学历硕士化是大趋势,学历提升对未来发展而言是有必要的。
给后来者的建议:
写这篇文目的不是传递焦虑,不是鼓励不读研先就业,而是经历过后深刻明白了:个人在时代洪流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别盲目用青春赌未知政策。在教育的漫长投入前,请先考虑是否能接受时代不为你的选择买单。学历是船,机遇是风,无风之时,再好的船也只能搁浅于现实。
有很多uu在咨询时提到纠结是否要考研/二战/申研/直接就业,这些问题的本质其实都指向一个自我诘问——即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是纯粹爱校园/有学术理想,还是想提升学历便于找到更心水的高薪工作?我想,只要你的选择遵循了本心,即使计划赶不上变化,起码能愿赌服输少点后悔。
#深圳教师 #深圳教师编 #教招 #读研 #考编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分类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