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重要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将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则成为各地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的重要手段。
“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以政策引导强化产业协作
各地政府要预见“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多重可能性,以政策引导强化产业协作。一方面,政府要密切关注各领域的发展动向,加强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在信息、技术、资源及营销等方面的协作互补,探索创新融合的可行性。同时,政府要动态监测游客的需求变化,以市场为导向,突破产业隔离的思维定式,释放“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动力。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乡村旅游与文创产业发展规划,督促文化和旅游、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等部门加强沟通与协作,构建完善的协作机制与定期交流机制,打破部门间的壁垒,从宏观视角为产业融合的科学规划奠定基础。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局与文化部合并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这一重大举措,便为“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除此以外,要全面制订产业融合规划、原则及标准,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协会的作用,建立健全创意人才引培机制、招商引资机制、多方利益协调机制及乡村特色文化创新机制等,为乡村文化产品创新研发与孵化、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政策、资金、人才和环境支持。
以乡村文化连接产业互动
乡村文化既是文化创意产业创意元素的灵感来源,又是乡村旅游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动力源泉。因此,为推动新常态下“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要以乡村文化为两大产业互动融合的连接纽带。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优势,深度挖掘、提炼乡村文化的地域性、原真性、活态化精神内核与表征符号,开发乡村旅游人格化、故事化IP及衍生系统;另一方面,要积极挖掘乡村旅游与消费者之间的“共创价值”,推动文化创意融入乡村旅游产业,以活态化的乡愁情怀、乡土习俗、乡村生活魅力展现乡村文化主题,凸显乡村旅游的核心魅力。
以要素整合激活全产业链
新常态下,旅游体验经济与创意经济同步高速发展。在此形势下,要满足游客日趋差异化、时尚化的需求,必须高举文化创意这面旗帜,将科技、艺术创意、建筑文化和农业园艺等要素融入乡村旅游核心产品开发中,将传统低层次、静态化要素进行创造性整合、重组,转变为高层次、动态化的创意旅游产品,继而激活乡村旅游全产业链。一方面,随着以“乡村生活体验”为特点的乡村旅居时代的到来,各地要结合“文化创意+”的文化、科技、艺术等手段,着力开发创意农业、创意景观、创意农艺、创意节事等多元融合产品,并积极打造森林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新型农业园区,融合发展形成集宜居、宜业、宜游、宜养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新形态;另一方面,各地要利用“文化创意”多元要素积极开发乡村旅游产业新功能,使之形成就近生产、转化、消费的高附加值、高创意含量的全产业价值链,并通过环境提升、产业提升、文化提升推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发展。
以业务融合拓展产业功能
“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间的融合,即企业间为了相同的追求(利润)而进行业务融合。例如,山西文化创意产业园、主题公园等即“乡村旅游 + 文化创意”产业业务融合的范式。从乡村旅游全产业链来看,产业融合旨在发挥其效用及功能,而其功能发挥主要集中在销售端。换言之,要推进产业融合,关键要通过旅游、文创企业业务的融合实现消费模式的创意设计与创新演绎。具体而言,要利用全时空、全渠道、大旅游等理念的支持,由“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企业共同探索“沉浸式体验”活动;或从消费内容出发为游客带来“难以复制的体验”;或从消费空间出发全面贯通功能区与生活区,营造主题公园化、场景化氛围;或从消费渠道上运用“互联网+”等技术将线上线下消费者“一网打尽”,将终端消费转变为过程体验,拓展乡村旅游产业盈利空间;或从营销策划出发,在品牌营销、体验营销、网络营销、互动营销的基础上,探索植入式营销、旅游整合营销、定制营销等创意营销方式,以组合式营销促进乡村旅游逐步向文化创意产业延伸。
免责声明:部分观点内容源于网络公开平台,内容仅供各位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