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8月30日,七月十五,处暑第8天,中元节,是怎么来的?碚22-33℃,多云转晴,优,6:30-19:20;镇23-27℃,小雨,优,5:29-18:19。降水集中在青藏高原中东部云贵高原川西东南沿海和东北,三江平原、浙苏及海南西部有暴雨。
晨起六时半,天空层云密布,缙云山有薄雾笼罩。天气有点凉,感觉是被冻醒的。空气很清新,我沿着小区步道跑步,看到一对老人夫妇出门散步,经过垃圾桶时,老太太一个眼神,老先生马上前去翻检纸箱,然后压扁拿着继续前行。早餐吃了馒头、鸡蛋和酸奶。看了一段书,主要讲物种驯化和传播对各大洲文明发展的影响,其中还细讲了C-14测年的原理、发展和缺陷。世界粮食生产发源中心与现在粮食生产中心的对比很有意思,还可以推知局地气候变迁或人类活动干预强度的巨大影响。以前对这个内容的认知,主要停留在地理事实层面,缺少深入思考其关联。现在高中地理依然要讲农作物的分布,但主要关注空间分异,而缺少对时间演变和空间联系的分析,让地理缺少了一些温情。餐后,陪妻子去中医院看了一下眼科,遇到一位热情而专业的医生,让人感觉很舒适。之后去蔡家上班,一路上看到天空的云已经以积云为主了,阳光照在身上有一种灼热感。在办公室处理了新教师培训相关的事情,还在线办理了一些税务。远方的朋友发来一道试题,问选啥,因为觉得有些争议。参考答案大多给的B,但我思来想去依然选A。近午时分,天空的积云也减少变小了,蓝成为天空的主色调,气温也明显上升。校园里已经有初一和初三两个年级的学生,人潮涌动,充满了青春活力。教师食堂开火了,午餐吃了胡萝卜肚条、凉拌猪耳、韭菜鸡蛋、清炒丝瓜和炝炒豆芽,配鸡汤和西瓜,美味可口。餐时与吴、刘二位讨论了北碚区第六届教师基本功大赛一事。午休前看了一会儿国家地理。下午2时,天空的积云又变大增多了,在操场走了一会儿后背就流汗了,这估计是水汽蒸腾加剧之故。嘉陵江的水位已经下降了,水色依然浑黄,水面平静。下午先填写了重庆市第七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申报材料,发现了自己的诸多不足,许多板块内容都比较薄弱。有时候对标自省,可以找到努力的方向和动力。买了两本书,是远方的朋友推荐给我的。一本叫《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一本叫《为深度学习而教》,后者是镇中开学校长赠书书目之一。这两本书一中一外,都值得有一定教学经验且有追求的老师阅读,借以躬身自省、提升自我。此外,我发现现在买书,书价本身不高,但是邮费挺贵的。下午5时一刻,天空的积云连成片,云底因为背光而显得格外黯淡,从而形成了明显的透光层积云,阳光的光路清晰可辨。
晚餐在天生丽街吃的烩面,味道还可以,据说店家从老家聘请了一位20多年经验的厨师,这也是饮食文化的传播。晚上陪西贝读书,其中有一篇《小猫种鱼》的故事,我记得读小学时教科书上就有,当时觉得故事很长,结果现在一看也就200来字。我还发现故事里农民伯伯种的是春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