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小镇大水坑 ★
★
大水坑党建
★
今年以来大水坑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以“五大振兴”为抓手,奋力推进“三提三增”行动(农业农村提档、产城融合增效、生态建设提速、民生保障增福、乡村治理提标、基层党建增质),大力推动招商引资、清洁能源等重点工作,进度位居全县前列,顺利通过自治区文明乡镇复验,被吴忠市评为平安乡镇。
抓牢产业振兴这个核心
按照“扩规模、做标准、延链条、育品牌”思路,推动农业产业高端化、数字化、融合化发展。
★推动规模化建设。扎实开展“四查四补”,投入资金支持小产业发展,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重点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进程,绿汇草香、纽本牧业肉(奶)牛养殖2个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累计培育滩羊示范组12个,建成标准化生态牧场4个,培育“300”家庭牧场18个,全镇滩羊饲养量达到20万只。
★聚焦链条式发展。投入闽宁协作资金建设新泉井村速冻冷冻库,洽谈建设“滩字牌”电商车间和抖音电商头部品牌,与滩羊集团、奋林农畜交易中心等本土龙头企业“订单式”销售6.5万只。
★壮大“铁杆庄稼”。启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项目建设,输出劳务6321人,实现创收6500万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9、20个百分点。
More
抓牢人才振兴这个关键
大力实施“两个带头人”广进优备行动,结合实际制定“113”人、才选育计划(选拔一批、调动一批、培养三类)。
★1名优秀村干部和1名驻村第一书记挂职镇党委副书记,有力推动了跨村联建、村企联建;选拔6名有思路、能干事的青年干部担任五办四中心负责人。
★开展党支部书记一期一主题“擂台大比武”3期,支持鼓励11批次183人次镇村干部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观摩开阔视野、提升能力。累计培育村级后备干部83名和农村实用性人才597名,年内举办乡乡村振兴人才培训班5期180人次。
More
抓牢文化振兴这个灵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深入实施乡村文化、校园文化、文明创建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夯实文化认同基础。
★建成大水坑村道德文化宣传走廊、新泉井村农耕文化墙绘等110处宣传阵地,开展文艺创作采风活动7次,积极申报东风村农文旅融合区建设项目。
★开展了“学思践悟二十大实干笃行建新功”演讲比赛、“庆祝二十大·强国有我”校园文化活动周等活动52场次,受教育群众达1.2万人次,启动夏季广场文艺汇演活动,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团队参加文艺调演、农民篮球赛均获全县二等奖。
★以新泉井全国文明村为牵引,统筹推进创城、文明村镇创建、移风易俗等工作,年内巩固两个区市文明村成果。
More
抓牢生态振兴这个支撑
按照“拆、建、绿、美”四字工作要点,“十百千”年度创建进度达到85%。
拆
启动拆除危旧建筑1.8万平方米、残垣断壁5.9万延长米。
建
全面实施厕改、清洁能源、危房改造、“一事一议”等项目,建成大水坑村辐射500余户的5.17公里污水管网、25.6公里乡村道路。
绿
按照“一核一片五村多点”生态建设思路,升级扩容双梁井综合治理示范区700亩,实施了村庄绿化、育苗户自主造林、“以地换林”2528亩。
美
建成庭院经济100户、“三小园”577处,评选“最美庭院” 255户,以庭院“小美”助推乡村“大美”。
More
抓牢组织振兴这个保证
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提质增效工程,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
★提档升级马坊、东风2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红井子村党员教育长廊,打打造新泉井、大水坑村“党建+产业”党建工作站示范点2个,对全镇21个党建工作站进行巩固提升,评选“六个先锋”示范户98户。
★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镇村两级乡村治理中心全覆盖,建成2个数字乡村和镇级指挥平台,实现镇级与7个村数字乡村平台信息互联互通。
★推行村集体经济“倍增”计划,通过“政府+群众+银行”模式破解村集体经济融资难的问题;创新采取“观摩+座谈”的方式在全县率先开展村集体经济发展联席活动,全面推广联农带农好的机制经验;以东风村为中心组织7村“联盟”,推动资金、技术、人才、及油气资源等要素统一配置,形成组织联建、资源联合、人才联育、产业联营的发展模式;马坊村探索丰富生产性收收益联结机制等5种机制。
More
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大水坑镇不段探索出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迈上新台阶。未来,大水坑镇将继续以党建引领为抓手,推广“油联盟”“羊联盟”“牛联盟”等发展模式,为建设和美大水坑提供新思路、为乡村振兴提供新支撑。
·END·
石油小镇大水坑
编辑 |肖伏宁
审校 | 张艺琼
终审 | 马刚刚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