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双百工程”暨村庄清洁行动以来,东古城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以冲锋冲刺的状态、决战决胜的姿态、苦干实干的心态,在一线凝聚机关干部、村庄党员、群众等多方力量,全力以赴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着力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推动人居环境实现“洁净美”。
分级包保,工作推动“全覆盖”
一是全面帮包,压实责任。严格落实科级领导包管区、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党员包户、农户“门前三包”等包保要求,建立多级包保责任体系,形成各司其职、齐管共护的工作格局。二是全力攻坚,力求突破。制定印发《东古城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方案》,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总体目标、保障措施、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专项部署会,利用晨会、管区工作会,层层传导压力,压实机关干部、村支部书记责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推动整治工作向前推进。三是严格督查,推动落实。由镇纪委、考核办、城建办组成督查小组,采取“实地督查+小程序上报”的方式形成每日督查报告,并反馈至各管区、村庄,对照督查报告逐一整改上报至督查小组,坚持开展周抽查、月检查、季拉练、年总评,把考核结果作为村庄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充分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整体效果,提升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
党建引领,构建共治“新格局”
一是支部带动,谱好整治“动员曲”。围绕“党建+人居环境整治”,镇党委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党员扛起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先锋旗”,谱好整治“动员曲”。全镇84个网格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开展“美丽庭院”、“厕内卫生”评比活动,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档升级。二是党员先动,唱好整治“进行曲”。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人居环境整治“党员志愿团队”,党员干部带头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身着“红马甲”深入村庄胡同、空闲宅基、坑塘沟渠,清杂物、除杂草、捡垃圾,带动群众共同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切实发挥党员在人居环境整治中桥梁纽带和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党群联动,弹好整治“协奏曲”。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和群众拉家常、敞心扉、谈畅想,引导群众从“要我干”转为“我要干”,使人人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倡导者、践行者和监督者,有序、有力、有效推进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再掀新热潮。今年以来,通过村村通喇叭宣传1000余次,累计出动党员干部、公益岗、群众等人工15000余人次,机械500余辆,逐渐形成了群众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共同管理的长效机制,“党群一心”在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中更加彰显。
强化管护,管护机制“常态化”
一是完善制度促落实。结合东古城镇村庄数量多、整治难度大的特点,建立完善人居环境常态化保洁机制,将村庄卫生划分责任片区,把任务分解到村干部、公益岗、保洁员,确保各项工作有专人落实、问题有专人解决,保障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有序推进,着力解决辖区环境卫生难点问题。二是强化宣传转观念。通过村村响、微信公众号发布行动倡议书、宣传口号,提高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和长效管护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美德信用+”乡村治理新模式,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群众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的主力军作用和“信用积分”正向激励作用,持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成果。三是比学赶超争先进。镇城建办督促各村每日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照片上传到工作微信群,互相监督、互相学习,做到“一天一通报、一月一考评”的考核工作模式,加大对乱堆、乱放、乱排现象的曝光力度,强化警示教育,倡议群众之间加强互相监督,让人居环境管控意识深入人心。
下一步,东古城镇将认真践行市委“三提三敢”要求,着力创建环境优美、清洁干净、文明向上的乡村新生活,多管齐下打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组合拳”,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严督实导、多管齐下、多方用力,切实将集中推进整治和常态推进维护相统一,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让农村生态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