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黄淮海夏玉米区,从播种到出苗,遭遇高温干旱,花期又遭遇自1961年有气象纪录以来极端高温热害,灌浆期各种病虫害的侵袭,有不少玉米品种出现空杆、不结籽、秃尖、半边脸等各种症状,2023年,玉米出现突尖症状也不少。玉米秃尖是指玉米果穗顶部没有结实或者结实不饱满的一种发育现象,一般指果穗顶部缺粒、少粒、秕粒或者无籽粒。发生秃尖会导致玉米产量降低。

秃尖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授粉失败→真秃尖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散粉期出现生育环境不利的情况会导致雌穗小花在分化过程中出现退化或者不育,授粉期间出现花丝死亡、雄穗花粉量小或花粉活力不足等也会导致授粉的失败,从而出现秃尖。这种情况产生的秃尖一般是因为这个时期出现了影响生育的极端天气。如气温持续高于35℃时不利于花粉形成,开花散粉受阻,表现在雄穗分枝变小、数量减少,小花退化,花药瘦瘪,花粉活力降低,受害的程度随温度升高和持续时间延长而加剧。当气温超过38℃时,雄穗不能开花,散粉受阻。籽粒败育→假秃尖
能够正常授粉但受到不良气候条件影响,籽粒发育进程受阻从而产生败育也会引发秃尖。玉米雌穗授粉正常,顶部有籽粒,但籽粒不能正常发育从而产生败育,形成籽粒不实,小粒、秕粒等现象产生的秃尖。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在玉米完成授粉以后,因此建议种植户在玉米散粉以后也要加强田间管理,避免出现假秃尖。引发玉米籽粒败育的主要原因
高温:据调查,今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持续高温天气,也已导致黄淮海夏玉米种植局部区域出现缺粒(花粒)、花脸或半边脸、突尖等现象,或将严重影响后期产量。黄淮海地区玉米开花授粉集中在7月末至8月上旬。今年自8月4日起,多地连续发布高温预警,各地极端气温在35℃以上,最高达39.9℃,对夏玉米造成不同程度的热害。可以肯定,这是导致今年夏播玉米出现缺粒、花脸或半边脸,棒子成弯月形、畸形、突尖的最直接原因。干旱:天气干旱是玉米果穗产生畸形的重要原因,因为干旱会降低土壤含水量,影响玉米对养分的转运,它不但会影响玉米地上部分的正常生长,而且也会抑制玉米根系的正常发育,并进一步恶化植株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及水平,导致玉米果穗畸形的发生。譬如秃尖穗及缺粒穗等。缺肥:玉米是一种高产作物,对各种营养养分的需肥量也非常大,缺少肥料或者某种营养元素的缺失,也可导致玉米果穗畸形的发生。如秃尖穗、缺粒穗、啤酒瓶果穗等。品种:玉米品种的特征特性的差别,也可导致玉米果穗畸形的发生。譬如某些玉米品种苞叶较短,长期的阴雨天气,雨水渗入果穗会造成萌穗;某些品种玉米果穗封尖不好会造成秃尖穗等。
其他:一些机械损伤及动物啃食也也可导致玉米果穗突尖等畸形的发生。玉米突尖等畸形穗预防措施
玉米品种: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玉米品种,有效的预防玉米突尖等畸形穗的发生。
科学水肥管理:掌握“施足基肥,轻施苗肥,重施拔节肥和孕穗肥,巧施攻籽肥”的原则,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施适量氮、磷、钾肥。另结合灌水,采用以水调肥的办法,加速肥效发挥,改善植株营养状况,增强抗旱能力。高温时期可采用叶面喷肥,既有利于降温增湿,又能补充玉米生长发育必需的水分及营养。
合理密植:玉米合理密植是提高玉米单产有效措施,同时也是预防玉米突尖等畸形穗的主要手段。抗倒伏、紧凑型的玉米品种适宜密植,叶片繁茂松散型的玉米品种适宜稀植。
加强病虫害防治。在玉米抽雄吐丝期,注意玉米螟、蚜虫的防治,化学防治主要以喷雾为主。

文章来源:种业商务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