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家庭农场,究竟有多大能耐?9月17日,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家庭农场庆丰收活动暨“千员带万社”工作推进会议在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召开,来自全国12个省市的700名代表参加会议,为加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培育发展工作进行经验交流。嘉兴南湖区余新镇志明家庭农场作为浙江省推选的唯一主体,在会上作典型发言。
让我们看看志明家庭农场是
怎么“种好‘一粒米’ 造富‘一方人’”的吧
“我赶上了南湖区发展家庭农场的好机遇,经营土地面积从一开始的300亩扩大到现在的1300亩,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南湖区余新镇志明家庭农场负责人王志明说,使用家庭农场“一码通”和“随手记”记账软件也让农场尝到了信息化管理的甜头。目前,农场主营的农产品被纳入了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菜用大豆通过了绿色农产品认证,走出了国门,年均出口5000多吨毛豆和菜心。
“共富效应”是志明家庭农场发展的一大特色。农场与余新镇党委、长秦村、嘉兴市农科院、禾城农商银行签订“五方联盟”共建协议,以“村里流转一块农业用地、科研单位提供一批农技支持、金融机构授信一笔贷款额度、农场设立一个慈善田园共富基金”的“四个一”模式,打造慈善共富田园。
农场每年的利润中至少有65000元作为村里的“慈善田园共富基金”,以助困、助残、助学、助医等形式为困难群众提供资助;农场开辟了6亩土地打造共富果园和共富菜园,收益全部捐赠给敬老院、困难家庭和残疾人家庭;另外,农场还成立了服务队,为周边农户提供生产指导、农机作业、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社会化服务。
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离不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参与。近年来,嘉兴市通过示范引领、模式创新、要素保障,从设施、技术、服务、销售渠道等方面,促进资源共享、产业共兴,提高家庭农场生产管理水平,使之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并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家庭农场+农户”的合作发展模式,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讨论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了解更多嘉兴最新事
分享所见所闻,扫码进群
▼
动动手指,点个“在看”、“赞”吧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