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松茸菇成熟的季节,在石塘村的银珠岭松茸菇种植基地上,一簇簇棕色的“小伞”唰唰地从土里“钻”出来,露出洁白无暇的菌杆,散发出特有的菌香,长势十分喜人。连日来,采摘的农户正蹲在地头忙碌劳作,一片丰收景象映入眼帘。
松茸菇营养丰富、肉质细嫩、菇体大、口感好,有“素中之荤”的美称,深受消费者喜爱,是操场乡石塘村的新探索。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3年3月,石塘村村两委班子多次赴钤北林场考察,积极寻找经济发展新路子。了解到松茸菇种植周期短、市场平稳、资金回流快、收益和风险较为可控等优点后,8月初,石塘村依靠“村集体+合作社”模式,投入150万元大力引进松茸菇,搭建种植大棚16个。经过土地开垦,菌种发酵后,从9月初至11月底,分4个批次种植,面积总共可达50亩,预计每亩预计产量7000斤,现已销售10000多斤,直接为村集体增收8万余元。
石塘村松茸菇种植基地的建立,不仅让闲置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也让附近村民实现打工不用往外走,在家门口就能轻松把钱赚。为了满足松茸菇在培菌、种植、管护、采收等各项环节大量人工需求,村两委干部立刻通过微信群、公示栏等方式发布招工信息。信息发布不到一个星期,便吸引了100余名农户报名。
“我在这里做事一天能挣100块钱,之前是在基地建堆,铺料、翻料、摆点菌种,现在主要是采摘和打包。所有环节都有活干,还能照顾到家里”,已在基地务工多日的脱贫户邱菊花说道。据了解,松茸菇产业已经解决了9名脱贫人口就业,带动了周边100余名农户务工增收,一天就有30余人同时在基地劳作。
小小松茸菇,让石塘村搭乘乡村振兴的东风,种出大“钱”景。下一步,操场乡将深入挖掘农业种植潜力,在产业发展上持续发力,促进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双增收”,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撑开乡村振兴“致富伞”,托起当地群众“幸福梦”。
文字:潘亚文、林丽娟
编辑|初审:潘亚文
复审:傅晶
终审:王芝曼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