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招聘教授/副教授/讲师/博士后

一、学校与研究组简介\n学校简介\n山东农业大学坐落在雄伟壮丽的泰山脚下,是一所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融农、理、工、管、经、文、法、艺术学等于一体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农业农村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是山东省首批五所应用基础型特色名校之一,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学校现有两院院士3人,国家重大计划入选者、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50余人,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省部级人才140余人。获得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科技成果奖42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00多项。培养了以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等15位院士为杰出代表的各类优秀人才40万余人。\n研究组简介\n李传友,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团队领军人才。\n现代生物育种面临两个共性瓶颈问题:一是植物的再生能力千差万别并且因基因型不同而异,这严重制约着基因编辑和转基因等突破性技术在生物育种中的巨大应用潜力;二是由于适应性补偿现象的普遍存在,植物生长和抗性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权衡效应,导致作物育种中高产和高抗性状难以兼得。番茄是全球第一大蔬菜作物,同时也是从事植物学基础研究的重要模式植物。李传友博士一方面以番茄为模式,瞄准现代生物育种共性问题,开展植物再生机理与防御机理的研究,另一方面聚焦番茄产业转型升级对品质提升、抗性提升的重大需求,开展番茄果实品质形成机理与抗病虫机理的研究,并取得如下学术成绩:1)发现了诱发植物再生的原初受伤信号分子—再生因子REF1,开发了利用REF1打破物种和基因型限制,大幅度提高作物遗传转化效率的便捷技术路径;2)系统解析了系统素/茉莉酸通路调控植物免疫稳态的机制,为育种中打破高产与高抗性状的负相关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基因靶标;3)精细解读了栽培番茄及其起源种醋栗番茄的基因组;4)分离了一批有重要育种价值的番茄优质抗病新基因,在揭示其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创制出果肉富含花青素的、适合机采耐压的、抗各种重大病害的番茄新种质;5)对标国际一流品种,自主培育出以菜用番茄“泰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