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农业招聘信息

庄田小学支教丨背靠社会,面向农村,以教育为手段,筑成支教力量

来源:农业人才网 时间:2023-09-14  02:05:18 作者:农业人才网 浏览量:

2023年7月初,我加入早已筹建好的河源职业技术学院“青言青语”推普社会实践服务队,收拾行装登上了去往广东河源庄田村的大巴车,开启了为期八天的支教之旅。我是农民的孩子,深切明白这些地方需要我们,也知道农村的条件不如城市,一早就做好了吃苦受累的准备,也有信心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坚持下来。大巴摇晃了许久,“源城区庄田小学”七个灿若红霞的字映入眼帘。

这是一场小老师与小学生的相遇,我们是千百支教队伍中的一小股力量,静默地流入农村,聆听孩子们的声音。

初次见面 正式上课

前期准备中早已分配好任务,我总在假想我与孩子们的初见场景。等到了那一天,我和队员们在校门口接待孩子们,做好记录和指引。这里的孩子非常活泼,对待老师也很礼貌热情,刚进校时还有孩子们来帮忙搬我们的行李和物资。课上我们和孩子们互相进行自我介绍,和孩子们互相熟悉。他们很快便和我们熟络起来,课后大胆地围在我们身边叽叽喳喳,小动物一样的可爱。

自我介绍结束后,我们开展了第一节课——安全教育课。乡镇小学学生的父母大多外出务工,孩子们独立性较强,很大一部分都是自主上下学。小学门口出去就是路口,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孩子们的安全,上下学、暑期防溺水等等,都是我们安全课要讲的重点。上午的课队员们都站在了教室后边旁听,我发现两个班的孩子们上课时各有特点,对我们来说算是不小的挑战。

我们和孩子们都需要时间熟悉和磨合。

图为师生自我介绍。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卢章科 摄

互相了解 互相认识

这些小家伙们很礼貌体贴,可有的时候也非常“难缠”。在他们眼里,我像是一个故事机,问出口的话就像是我的故事按钮,只要他们肯问,我就愿意说。我和他们分享我的大学生活、求学故事,也听他们的小小烦恼和忧愁。我看着他们,就像看见过去的自己,我告诉他们学习和教育的意义多么重大,而在将来他们也会通过学习和接受教育去成为自己心中那个了不起的人。放学时队员们照常送孩子们出校门,我跟着去了,那些小家伙们找到自己家长或者同行伙伴就急急忙忙往外跑,边跑还不忘回头和我们说老师再见。老实说,上了几天课,在这些孩子课下也叫我老师的时候,我才感觉到他们在某一个瞬间真正成为了我的学生。

而我成为了一个第一次给他们上课、甚至年纪都不比他们大上多少的老师。 

图为放学的孩子们。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戴诗杪 摄

书声朗朗 炊烟袅袅

我们自己还读着书,又在这里给一群可爱的孩子们上课。课件和游戏我都精心准备,成功的在我的第一节课就获得了孩子们的欢心。在他们喜欢我的同时,我也越发的喜爱他们。我在黑板上写下我的名字和愿望,他们竟也学着我的样子,笔迹稚嫩又歪扭,认真留下他们对未来的想象。课后我们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和他们的谈话像是架起了一座通往他们眼中的世界的桥。在他们的世界里,好人是会有好报的,坏人会遗臭万年;大学是研究高科技的地方;当老师要知识渊博,学富五车;村子外面的世界一定很大很不一样......我知道孩子们是美好的代名词,但我没想到孩子也是美好本身。他们是自己愿望蓝图的描绘者,也是他们美好生活的缔造者。我在孩子们身上学到的,哪只这一点两点的感悟呢?

午饭时,没课的小老师们会支起炉灶做饭,那时往往学生们还没有下课。小小的厨房飘起薄薄的炊烟,能看见的还有浓浓的烟火气。国旗下的空地,一边是孩子们的课室,书声朗朗;另一边是热闹忙碌的小厨房,炊烟袅袅。

一边是理想,一边是生活。该怎么用言语表达呢,我感谢这里的孩子。

娟娟细流终汇成海

校领导常过来学校视察,因为是自己做饭,书记还给我们带了米面和肉品,我感觉这样的慰问非常接地气,也非常亲切。我的课堂一如既往,领着学生们边玩游戏边学知识。学生们看见校长都坐得更加端正,身姿挺拔,更像一棵棵奋力生长的青葱的嫩竹。我知道他们是希望我们这样的青年力量能更多的涌向农村,他们支持的不只是我们,还有和我们一样做着这类事情的其他队伍。在他们眼里我们是新生力量,而同样的,在我们眼里,孩子们是新一代的崛起。

在最后一堂课上,我发现孩子们出奇地乖巧安静,这样的不寻常总提醒正在上课的我,这是给孩子们上的最后一节课了。我既想在这一点时间里教授他们更多知识,又想用这点时间向孩子们剖白心意。最后我选择前者,因为我不愿给他们留下再难遇见的遗憾。可孩子们是真性情,下课铃一响就将我们老师团团围住,争先恐后地给我们递纸笔,要我们留下名字和电话。我坐在地上一个个给他们写,笑着问他们是不是要给我打电话,是不是想要在有需要的时候得到帮助。孩子们默契地一个问题也不回答,急火火地递来纸笔,等我写完又羞怯怯地拿走,走远后又把纸夹进书本,小心翼翼地保护起来。

我险些落泪。孩子们或许永远都不会拨通这些号码,因为他们什么都不要,只想留下我们来过的痕迹。

图为写告别信的孩子。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颖诗 摄

离别在即

相逢即是有缘 只想后会有期

时间一点点流逝,当支教之旅进入尾声,我们和孩子们的告别也进入倒计时。我们在搭建好的舞台上表演着我们排练好的节目,老师表演,学生表演,到师生一同登台。当那声“圆满结束”的祝词唱响,也预示着离别真正来临。孩子们回到课室找到老师,希望我们能和他们合影留念。这样小小的且“双向奔赴”的请求我们当然不会拒绝。于是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们留下了一张张或笑容明媚,或眼眶红红,或真情流露的孩子们的照片。等到孩子们都离开,我怅然若失地翻看相册,才发现孩子们要求拍下的那些合影,都存在我们老师的手机或相机里,孩子们一张也没有要走。

小家伙们聪敏又狡黠,他们以一种直接又隐晦的方式,在我们这儿也留下了属于他们的痕迹。

图为老师们与支教队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卢章科 摄

尽管再怎么不舍,为期八天的实践活动也终于落下帷幕。在这短短的与孩子们相伴的日子里我收获了很多温暖和感悟,这段经历像是给我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通过这段和孩子们的相处,我明白了“知行合一”的意义,实践考验并丰富着我的知识,知识也在实践中向我展示出更为广阔的世界,而只有两者结合,才能让教育焕发出更加勃勃的生机与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活动已经结束,虽然短暂,但是它带给我的思考却远远不止于此。非常感谢“三下乡”实践活动给予的机会,让我在收获一段人间真情和温暖的同时,也收获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经验和体会。这段历程将永记我心,并在我的人生之路上不断焕发光彩。

庄田之旅已经结束,但是支教会一直在路上。

转载自中青校园

作   者:曾   珂

《语教青年》编辑部 

作        者|曾   珂

编        辑|卢章科

审        核丨郑尔君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7*24小时服务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